千粉专访 | 女性的力量———刘冬梅

2020-02-12 14:00:51

 

       高频词,「太棒了」。

       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的人,在恰当的时机会让人感到鼓舞,在有些时候,也可能会让人有「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」的浮夸。

       在2019年千千氏领跑汇上,刘冬梅做了两次演讲,她向台下的几十位加盟商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,主题分别是「感恩」和「微笑」。谈30多家门店月均8万以上的方法,「一切不顺,皆因不懂感恩。」「心怀感恩,无所不能」。谈200多人的团队管理,「无论业绩做得好或不好,都始终面带笑脸,坚持相信和鼓励。」

在刘冬梅的故事里,旁人如何看待,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,「当你拥有了更值得追求和热爱的事情,一切冷眼与闲言都会变得不值一提。」

     《千粉》刚到贵阳的那天,贵阳千千氏的高管正在举行例会,刘冬梅一袭白裙,披着黑色西装外套,推门进来,没有惯常的标准微笑。一个小时会议结束,呈现了一个更客观视角的刘冬梅,也印证了她成功的必然性。

刘冬梅将2018年定义为「小扩张」,2019年是「稳下来,业绩持续上升」,所以2020年才是她眼中1到N的过程。「我肯定要打仗,贵州有大半个江山都是我的地盘,要把我的地盘都开满(千千氏)」。

微信图片_20200408140949.png

暗香

       听过刘冬梅演讲的人,都极容易被她的大方和热情感染。她是声乐专业出身,本就占了声线和台风优势,又专程学习了演讲,无论是几百还是上千人的现场,台上台下都有极强的互动,节奏效果浑然天成。

很难想象,她最初上台发言,紧张到只敢讲两句话:大家好,谢谢;第一次开招商会时,她前一晚基本不敢睡觉,把在外工作的丈夫陈波喊回来帮忙写演讲稿;面向台下的60多人,她双腿都在打抖,讲完全身都是汗,衣服湿透。

「突破了一次后,第二次就好多了」,刘冬梅在意「第一次」的意义,这也是为什么,她对千千氏董事长曾昭霞在她每一个关口的帮助,都感激涕零。

        2014年4月26日,刘冬梅参加重庆招商会,当场签下加盟合约。

6月8日,第一家贵阳千千氏门店正式开业,第一个月业绩3万多,第二个月业绩6万多,第三个月业绩9万多。

9月6日,刘冬梅破格受邀参加千千氏第二届领跑汇。领跑汇的宗旨是让千千氏优质加盟商「成为少数人,成为领跑者」,历届领跑汇上,区域代理和多店加盟商云集一堂,星光熠熠,刘冬梅是第一个以单店加盟商身份参会的例外。

刘冬梅「感觉自己是里面最差的」,她不认识其他人,「猛地一头懵」参加领跑汇,只是默默不说话地跟着玩了两天。第二天晚上是董事长曾昭霞的分享环节,热闹是别人的,刘冬梅照旧躲在角落,存在感微弱。却不料忽然被曾昭霞点名夸奖,还邀请她站到人群前面。

骤然被聚光灯关注,刘冬梅手足无措,紧张到诺诺不敢多言。但紧张只是舞台上的须臾,连曾昭霞都不知道,彼时的刘冬梅有多么需要被肯定,而他的一句「听说你做得不错,特别棒」,给了她多么大的自信心。原来刘冬梅曾经这么需要一个小小的鼓励。

      「董事长都说我很棒,我就一定要好好干,我不能让他失望」。刘冬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仿佛像一个追星的小女生,得到偶像签名的样子。

刘冬梅前脚回到贵阳,后脚便迫不及待策划第二家千千氏门店开业。10月24日,筹齐资金的刘冬梅正式签下贵阳市代,并在此后两个月内拿下毕节、龙里市代,逐步蚕食贵阳安顺、六盘水、都匀等地。

最初并不精于商道,但胜在她肯学,千千氏总部提供的所有方法与资源,她都悉数吸纳。「什么都不会,什么都要问」。在这种空杯心态下,无论是加盟门店关门,还是员工流失,业绩下滑……此后经营过程中,举凡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刘冬梅都毫不犹豫「找老大,找曾总」。理由再简单不过「我经历的他早就经历过,而且他做得这么大这么好,我不问他我问谁呢?」

       从第一次受到「特别棒」的鼓励,到每一次遇到困惑时都积极请教、探讨,「带着我一边走过这个过程一边学」,刘冬梅愈发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。磨刀不误砍柴工,刘冬梅逐渐放缓了脚步,「刚开始需要有热情,但是后面一定要懂」。她开始紧跟公司的培训,甚至接触外部渠道的学习。

       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,学销售、学管理、学管理,从碎片式的盲目学习,到知识体系的逐步完善,2017年,刘冬梅仿佛被打通任督二脉,「发现了很多规律和方法,开始好好做。所以我们哪怕2018年突然开很多店,也没遇到太多问题」。

     「学习」带来的蜕变清晰可见,刘冬梅从自身开始,带动团队成员培养学习习惯。有的时候带团队外出学习一趟,就花费几十万,再后来团队壮大了,便邀请公司和外部的讲师来贵阳授课。不断自我革新,为团队的组织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。

在竞争残酷的市场,什么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?贵阳千千氏的答案是:认知能力、学习能力和绝对的执行力。

       六年后的今天,贵阳千千氏展示了惊人的成功与发展。专业的手法,贴心的体验,不断增长的附加价值,在自上而下的生死合伙人组织下,利用扎实的本土优势与积极的营销策略,使之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       梅开六载,愈发暗香逼人。蓦然回首,已有繁盛气象。

微信图片_20200408135612.jpg

 

天赋错用

      「如果再早几年就做千千氏的话,现在贵阳的千千氏门店肯定更多,到下面的县镇,就没有不认识千千氏的」,对于自己的起步落后,刘冬梅不无遗憾。她向《千粉》透露,其实早在9年前,便与千千氏有过一面之缘,但当时没能抓住机会的原因,是她误以为千千氏董事长曾昭霞是一位女性,而当时处境下的她完全不相信「女性企业家」能成事。

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座大山,山谷里回响的,都是内心最深处的呜咽。

在旁人的视角里,刘冬梅和陈波初中相恋,高中订婚,大学同校。毕业后,陈波考进公安系统,事业稳步上升,而她专心养育孩子,无事看书。虽然没有大富大贵,但仍是平凡生活里的神仙眷侣。「读书的时候被父亲宠,嫁人之后被老公宠,没吃过什么苦。」

       而真实生活的另一面是,丈夫提供每个月固定几千块钱的生活费,但不是自己挣来的钱,始终不硬气;因为丈夫忙于工作鲜少回家,聚少离多的状态也无法改变。现实的不平衡,一步步滋生成了心魔。刘冬梅这样形容两个人的差距「他长得又帅,职位又高,身边围着下属,而我在家带孩子,家庭主妇,啥也没干。加上我原来不学习,反正就觉得自己不够好。」

       再多美好的羁绊与承诺,都抵挡不住来自内心深处的焦虑。婚后长达数年,作为家庭主妇的刘冬梅始终找不到真正的价值认同,而价值感的稀缺恰恰是焦虑的温床。两人之间一度严重到「一打电话不接,就打十几个。一发信息不回,就发几十条,经常吵架,恶性循环」。

       刘冬梅想不了太多,她只知道必须做点什么,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才能不再深陷泥淖。陈波立马表示支持。「他当时的观念就是让我不要烦他,而我要的目的就是不想再烦他」。刘冬梅迫切地希望「学做生意,学点东西」,只有「找点事做」,才能让脑子不空闲。

       在千千氏之前,她不是没有过别的尝试,从床上用品,到家庭美容院,但生意始终反响平平,无甚起色。有的时候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在错误的道路上,她没有找到想要的价值,仍有着大把的时间重复亲密关系里的折磨。

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邂逅千千氏。2010年,年仅3岁的千千氏在《商界》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安放了一小段品牌介绍的内容,即便如此,刘冬梅还是记住了这个年轻的品牌,「看完就觉得很吸引我,觉得可以做」。

       缘分戛然而止的原因颇具戏剧性,「当时杂志上没有董事长的照片,我就看到名字叫曾昭霞,我以为是女的,觉得一个女董事长肯定做不好。」刘冬梅坦言,成见的背后,是她对自己身为女性的不自信。「从小在农村,总觉得女孩子没有男的那么优秀,或者说做大事的企业家,一听就是男性」。

        2014年,《商界》将曾昭霞作为封面人物报道,用了大篇幅详细介绍了千千氏的发展成果与商业模式。刘冬梅这才看到「原来董事长是男的,而且四年过去,公司还变得这么大了,更心动了」。在简单的咨询之后,她马上订了机票参加最近的重庆招商会,并在招商会上,当场确认加盟千千氏,正式踏入市场广袤的美业大门。

       创业不易,过程不言而喻。《千粉》记者准备的关于个中奋斗的话题都基本被匆匆带过,所有困苦与背负尽头,都成为行云流水般的过往光阴。「最开始都是被逼无奈的,但不得不做这些事情,做着做着,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,就放开了。」刘冬梅发现,当把自己放到这个平台,放到不断往前走的环境里面,环境自然而然会推着自己往前走。

「所以为什么我老说千千氏成就了我,我所有的突破,到目前为止,很多都是在千千氏突破的,所有的第一次改变,都是千千氏。所以我对千千氏的情感特别的深厚」。

        对于刘冬梅的「折腾」,陈波自始至终都全力支持。开店资金不够,他想办法筹集;不会演讲,他帮忙写演讲稿;遇到经营问题,他耐心分析解答……但支持的背后,陈波的心态早已发生了转变,让她找点事消磨时光,变成了「发现她有点经商天赋,可以培养」。即便是在经济状态不十分宽裕的时候,刘冬梅在学习上花费超过百万,陈波仍然坚持「没事,你先学,学回来,你一定能再赚回来」。

刘冬梅自认是个「生活白痴」,但幸运的是「我的生活都是有人照顾的,姐夫(陈波)在工作之余,他会把生活料理好。我只管工作就好。」

     「你只管去做,做错了,我兜底」这是陈波给刘冬梅的底气。

       多年后,刘冬梅成为了自己曾经以为不能成事的「女性企业家」,觉得无论性别是男是女,「都是公平的,主要看你自己的思维和够不够努力」。她将曾经的自己定义为「怨妇」,形容自己「比现在还胖,又不学习,不知道老公是怎么忍得了我的」,甚至不惜自黑,在朋友圈晒出昔日合照。陈波身穿笔挺制服,英俊帅气,相比之下,她衣裳朴素,面目普通。普通无罪,只是与精致美丽无关罢了。

       她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感激,「开千千氏是我幸运的一个开始,公司支持,老公也支持,没有千千氏就没有我的今天。」

微信图片_20200408135700.jpg

 

 

生死合伙人

       在妹妹刘丹的眼里,这个姐姐自小就不如自己。「她长得没我高,没我好看,又不爱说话,没我会来事儿,没我讨喜」。俩姐妹年龄相仿,性格一动一静。刘冬梅有自己的清高,但不擅长在人前交流,「展示出来的都是自卑」。尤其是大学毕业后,刘丹做大学古筝老师,开培训班,一头黑长直,一口伶俐牙,端的是如鱼得水。而刘冬梅的日常是围着老公孩子转,疏于打扮,又怨天尤人。

     「我们大学当时有同一个声乐老师,应该是10年之后,我们再在一起,她跟我说,以前你姐差你一大截,现在你差你姐十八截」,刘冬梅两手一摊,笑着说「就是因为这句话,她才加入千千氏的。」

真正的差距是在刘冬梅加盟千千氏后一点点拉开的。

       放弃从前的所有生活方式、所有的思维模式,重塑一个全新的自己,这个过程艰难,也必然不乏痛苦。但刘冬梅给团队呈现的,永远都是激情四射,正能量满满的一面。「我们遇到问题就解决,遇到问题两点,要不就用时间,要不就用钱,这两个问题一定能解决问题」。

      回头看贵阳千千氏的发展过程,变化缓慢,持续而坚定。在市场经年累月的锤炼下,刘冬梅深知学习的重要性。在她的带领下,团队全员都有着强烈的自我驱动力,持续学习,时时革新。时间细细密密投射在每一位千千氏人的身上,演变成为惊人的进化。

      2014年,第一家店开业时,店长是刘冬梅的弟媳,开业第一天业绩只有3000元。弟弟刘前「不想掺和女人的生意」。2017年10月,刘前正式加入贵阳团队,负责招商和工程。

2014年,黎鸿玮还在念大学,空闲时被表姐刘冬梅抓来帮忙,「涵盖招聘、后勤、采购、货品对接、发工资、财务对账等等」,现在贵阳团队「所有跟电脑有关的事儿都是他的」。

2014年第二家店开业时,燕子和刘卫还是两个资历尚浅的店员。一步步升级为督导,燕子成为太阳女神,「走到哪里,哪里上太阳,而且是好多个太阳」;刘卫主动兼职成立「维护部」,为贵阳团队的客情维护无条件兜底,创造一个个销售神话。

       2014年,陈波的事业发展正风生水起,对刘冬梅的创业「任她折腾,但是当时也没想过会做到」,后来他甘愿辞职,成为「前县长」,和刘冬梅双剑合璧打拼事业。团队内部生长的同时,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,受刘冬梅感召而来。

       2017年11月,刘冬梅的老朋友,在美业耕耘多年的张晓峰加入,任贵阳团队CEO。

同时期,吴琳、肖咏仪夫妇加入,前者担任人力的一把手,后者成为贵阳团队的开店先锋,「好比种子,每到一处,就在店里生根开花,在店里生根开花」

        一个荷花池,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,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,之后的每一天,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。如果到第30天,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。很多人会以为在第15天的时候,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。其实正确答案是,第29天,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,也叫30天定律。

刘冬梅的荷花池迎来了第29天,贵阳千千氏核心团队渐渐聚拢,蔚然成型。刘冬梅将其命名为「生死合伙人」,在发展阶段,人员的缺位是常态,「一有任何问题,大家都一起去解决,没有人去计较有多苦,直到这个岗位招来了更合适的人。」

        2017年年底,刘冬梅旗下仅有7家直营千千氏门店。一年后,刘冬梅盘点家底,直营门店飞速增长到了32家,并以平均业绩8万以上圆满收官,团队人数超过200人。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,贵阳千千氏再次自我刷新纪录,旗下门店达到平均业绩超11万。

微信图片_20200408135719.jpg

 

解决问题

        《千粉》采访伊始,刘冬梅正坐茶桌前,发现茶具没有清洗干净,她随手拍下茶叶残渣,发到团队微信群。「先问一下是谁泡茶没洗,让他自己主动出来说,主动承认错误,然后他说错了,下次不干,就可以了。」类似的小事情,刘冬梅的处理方式都是批评为主。鲜有需要罚钱的时候,但如果有,惩罚的金额会比较大。因为目的不在于惩罚,而是「解决问题」。

        在她十几岁的年纪,叛逆,打架,但父亲从来不会批评自己,而是帮自己解决问题。刘冬梅印象深刻,最严重的一次,她一度把同学打到重伤,有派出所警察上门,父亲都绝对护着她。自己可以出面道歉,治疗花钱、赔钱,都可以;但是要女儿在全校师生面前道歉,伤害她的自尊,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,不行。「我小时候很自卑,但是因为父亲的宠爱,有了一些底气。」

        妹妹刘丹一度忿忿不平,即便刘冬梅小时候外形条件也并不出众,但是在刘冬梅父亲的眼里,这个大女儿就是最好看的,「就是仙女」。这种底气在刘冬梅身上埋下了种子,「后来就慢慢绽放出来了。」

在团队的眼里,「刘姐什么都懂,胆子大」,而姐夫「特别放纵刘姐,永远能帮她兜底」。刘冬梅说,只要不违法,不伤害别人,作为老板,就要带着团队不断去突破自己的边际。

        几年前,团队在KTV聚会,有个喝醉了的员工和别人产生了摩擦。刘冬梅和陈波赶到现场的时候,正巧遇到对方邀来了一帮小混混,手上都是刀棒。陈波第一时间把刘冬梅塞回车里,一个人冲出去,吼得对面的人立刻不敢轻举妄动。而刘冬梅的第一反应也是砸开车门,跟着冲出去。两个人徒手,对阵一群舞刀弄棍的小混混,就这么用气势镇住了对方。事情的后续让人哭笑不得,他们和对方谈妥,第二天就之前的摩擦向对方道歉,但对方居然「来都不敢来」。

这种大胆极大地解放了贵阳团队的创造力。被刘冬梅拍板说「不可以」的提议,这一次就只能先吞下去。但是下一次还可以再提。「我会告诉他,不可以的原因是什么。不服,反正你先干。可能他在认可了,可能他还没认可,但是下次该提的时候,他还会提,不会说下次我不敢提了,这是我们整个团队的氛围。」

       「刘姐鼓励我们有自己的想法,但不是说一上来就会通过的,你必须拿出一些结果,在一两家店打样,打样好了,才会整个团队都用」督导刘卫说。

刘卫自评「行走在被开除的边缘」,他主动申请成立维护部,为整个贵阳团队的客情维护托底,刘冬梅不以为意,只让他自己先去做。最初的三个月,风平浪静,无所作为。很快,贵阳团队遭遇了比较棘手的客情问题,刘卫的维护部发挥了作用,成果显著,刘冬梅正式认可了这个新部门,给了他「维护部部长」的身份。

        一切以「解决问题」为标准,即便是每周例会的时间也不例外,「开会不用开一整天,都是半天就解决了」。无论是高管例会,还是店长例会,上午开会,吃完午饭,下午直接下市场,把最多的时间放在市场上。

       素日里,即便是刘冬梅想约督导吃饭,也是很容易遭到拒绝的,他们的每一天都太忙了。督导燕子是出了名的「目标感极强」。刷抖音、看电视是完全没有时间的,「每一天都是满的,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。有时候甚至还想一个月有32天,因为有些店目标就差那么一点点,就差那么一天。」2018年,燕子管辖的门店平均业绩超过9万,2019年,平均业绩超过了11万。

        距离刘冬梅上次和三大督导聚餐,也已经是三个月之前的事情了。这一次短暂的晚餐,除了久别聚会之外,美导陈丽还带来了一位「妹妹」,已婚有孩,小时候被母亲宠着长大,如今小有积蓄,正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,正在寻求事业上的突破。晚餐结束不久,刘冬梅和妹妹商谈完毕,结果没有意外——她投资加入了贵阳团队。

 

「我的手机为他们24小时开机」

       顾客是用户,所有顾客提出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。遇到问题,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。自己解决不了,层层上报。如果中间有人不解决问题,或者最终都解决不了,刘冬梅指向桌面的手机,「我的手机为他们24小时开机」。

「我希望能给他们一个更公平更公开的环境,让他们有更多的成长机会」每个店员,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这份尊重。

上级是帮助下级解决问题的。在每周例会上,高管们被要求「每一天下店都要记住,带着1000/100的状态去感染整个团队,你们的状态,决定整个店铺的状态」。

      「最委屈」的永远是领导,「最拽」的永远是员工。哪怕是团队聚餐,也永远是领导请客买单,也是领导服务员工就餐。领导事事为员工着想,以心换心,员工也发自内心地爱惜、尊敬领导。

       千千氏董事长曾昭霞说,「一个人的成就永远都不可能超过他的梦想」,刘冬梅深以为然。她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从一名「怨妇」蜕变成为如今「无价的自己」的故事。她在团队内外发起感恩文化,以此驱动所有人发自内心的「要性」;建立公平的机制,激励员工大胆创造,争取更多的荣誉;给予不断复盘,不断更新的方法,不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……

       随着团队的发展,刘冬梅的工作量日益增多,而她的操心程度远不止于此。团队里「员工的衣食住行,孩子上学,老妈生病,夫妻闹离婚,哪家打架了……都要管」与其说是老板,倒更像是大当家的角色。

       接近她的人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。「没有刘姐不懂的事情,她的脑子就像个万花筒似的,不停地给大家变换方法」刘丹说。团队内部都知道,「跟着老大干,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,都能成」

刘冬梅没有退休的打算,「我今年36岁,如果活到86岁,我还可以工作50年」。她将朋友圈的签名设置为「一切以成就他人、服务他人为目标!先成人后达己。」

       以前是为了改变自己而学习,快速成长。如今为了团队,她更是不能停下脚步。

       团队里没有比刘冬梅更爱学习和工作的人了。「已经好多年不看电视剧、不看综艺那些了」。她日常所到之处,无  论是客厅、饭厅、卫生间、衣帽间,还是车上、办公室,最多的都是书。周一到周五,她家里从来不开电视,也从来不拿手机看视频和其他任何娱乐内容,即便关注抖音相关的资讯,也是在发掘其背后的运营逻辑,思考如何运营到公司经营中。周末时候,她也是除了工作就是陪伴小孩,而阅读本身就是家庭亲子陪伴的重要方式之一。偶有家庭出游的时候,也往往是孩子在一旁玩耍,她和陈波一起聊天,看书。

       她涉猎广泛,商业趋势、名人传记、管理之道、营销方法……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学习速度也飞快,极短时间便完成一次自我革新,持续给团队带来新的方法和激励。「我们团队迫使人,逼着人要快速成长速度,必须要成熟。」曾经有员工离职,理由是「学习更新速度太快,跟不上」。

贵阳千千氏团队如此崇拜一个人,并希望成就一个人。

        很多人会纳闷,同样的商业模式,同样的千千氏产品,为什么贵州千千氏的业绩就是更高,而且能能一次次自我突破。答案也许就写在以刘冬梅为首的200多名千千氏家人身上。他们持续学习,日日新我。他们嫌一个月工作31天太少,一天不开单,甚至不上太阳,「就觉得对不住刘姐」。永远有那么一种创造奇迹的激情,激情的里面有一种「太棒了,相信你行」的目光,叫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去拼命。

微信图片_20200408135735.jpg

 

「一个人所有的成功,都是做人的成功」

       相比较于男性,所有的女性都非常容易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「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」。在这些习以为常中,女性的命运似乎是被预设好的,女性的面孔是模糊的,她需要通过一些「角色扮演」才能完成所谓普世价值的预期,比如一个好妻子,好妈妈。

       刘冬梅用六年时间,给出了另一个答案,「一个人所有的成功,都是做人的成功。」

无论男性或是女性,TA最好的归宿首先是「自我实现」,然后是其他。在这场酣畅淋漓的自我实现过程中,「角色扮演」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。

夫妻搭档工作两年,刘冬梅负责营销,大胆突破,以极强的学习和执行能力开疆辟土。陈波负责管理,细腻稳重,解决变化中带来的一切大小问题。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拥有绝对话事权,各司其职。「反正我所认识的夫妻中,我感觉我俩是搭配得最好的。」

       事务繁多,刘冬梅如今在尽力「断舍离」,减少不必要的应酬,留更多的时间来专注做事。陈波给她的要求是:每天10点之后放下手机,不要看外面的东西。她还不能完全做到,但是正在努力尝试。「我觉得现在我们不需要特别多的沟通,就正常的交流,内部的沟通本身会把很多矛盾消除在最开始的时候,现在每天的状态都是美好的,我们之间是没有消耗的。」

        在家时,只要刘冬梅使用手机,都是因为工作和学习。两个孩子凑上前看,「真的是在跟团队沟通工作」。久而久之,孩子也养成了专注学习的习惯,即便是在熙熙攘攘的餐厅,也不妨碍母子看书的看书,做作业的做作业。

谈及对子女的期望,刘冬梅说「只有快乐和有爱」。

        她骄傲地分享着六岁的女儿主动做慈善的故事。女儿通过电视看到贫困山区儿童的窘境,便提出想帮助同龄的小朋友。刘冬梅认真引导女儿,不仅要自己从小金库里掏钱,还要另外想办法筹集资金。

      「叔叔你好,我是小美,然后我有事跟你说,我最近在电视上看到有好多小朋友,冬天的时候都穿不起衣服,没钱上学,然后我想让你借点钱给我,跟我一起帮助他们好吗!可以捐50块或者100块,谢谢你们支持我!我长大了会用我自己的能力去赚更多钱,帮助更多的人,谢谢你们支持,我会好好努力的。」

从厨房切完水果回来,刘冬梅便在自己手机上意外发现了这段被女儿发送的语音。这个年仅六岁的小女孩等不及妈妈忙碌之余给她帮助,她凭着「想快点让小朋友穿上暖和的衣服」的信念,找到了妈妈手机里认识的长辈,逐一发送语音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让人赞叹不已。

       2019年的扶贫日前后,刘冬梅夫妇带着女儿来到贵州在拱小学,向在校贫困学生赠送98件棉衣,为26位贫困儿童合计送上2万慰问现金。事后,他们还以自家孩子的名义开设了一家「爱心千千氏」店,将店里的部分收益用于捐赠给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。

       在最近举办的贵阳千千氏年会上,刘冬梅的一双儿女身着精致的晚礼服,担任小主持人。他们一个12岁,一个6岁,举手投足,落落大方,吸引着全场近千人的目光,俨然是刘冬梅的最佳注脚。

 

撰文丨江流儿     

摄影丨狄仁杰  朱必骏

推荐内容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400-888-2558